<ruby id="6z72q"><table id="6z72q"><div id="6z72q"></div></table></ruby>

  1. <menu id="6z72q"><rp id="6z72q"><dd id="6z72q"></dd></rp></menu>

  2. 首頁 > 議政調研
    打造“工匠精神”背景下促進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對策研究
    作者:劉曉峰        信息來源:本站        時間:2018-10-18        分享到:

                                                                                         劉曉峰


          職業教育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基石之一,是打造“中國制造2025”的必由之路,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問題有關于我國社會穩定和社會發展。

          近些年來,我國職業院校畢業生在總體就業形勢上來說不容樂觀,這些情況與我國高校大學畢業生增加,全世界經濟發展較為緩慢,我國經濟發展進入瓶頸等等因素都不可分割。

          一、研究背景

          目前全球青年人就業問題突出?!度蚯嗄昃蜆I趨勢》報告顯示,全球經濟緩慢復蘇,年輕人的就業崗位堪憂。年底,全球15歲至24歲青年人中失業人員的比例將達到同年齡段人口的12.6%約7340萬人;國際勞工組織代表在新聞發布會上稱,全球青年人失業率呈持續攀升趨勢,從2012年的12.4%上升至2018年12.8%。在世界范圍內,青年失業者的數量約為成年失業者的近3倍。

          中國是人口大國,人口數量大約占世界人口的19.5%。從1999年高等教育逐漸邁入“大眾化”以來,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從2003年212萬增至2014年727萬,年平均遞增15.1%,十二年來累計總量達6304萬?!笆濉逼陂g,應屆畢業生規模年均將達到700萬人。據《中國青年權益狀況報告》顯示,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待業率高于社會平均失業率,約達到15%。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在當前加快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進程中,農村富余勞動力加速轉移與城鎮就業壓力加大同時出現,新增勞動力就業與失業人員再就業并存,勞動力供求總量矛盾與結構矛盾互相交織,首先要承受體制轉軌對就業的擠出效應,又要面對產業優化升級就業彈性系數不斷下滑的趨勢。更為嚴重的是,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增速回落,經濟環境面臨著不少風險和挑戰,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產能相對過剩矛盾不斷加劇,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突出等等。

          二、研究意義

          經濟發展有助于職業院校畢業生充分就業。受過專門教育的職業院校畢業生是擁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力資源,職業院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為提高經濟效益和就業質量帶來保證。放眼社會,若職業院校畢業生不能充分就業,必將加劇社會的負面情緒,則有可能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影響社會和諧,以及社會的安定穩定。

          三、就業現狀與問題

          職業院校畢業生作為社會就業中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其所受到的教育經歷使其具有相應的較高的動手能力以及知識水平,也正因如此職業院校畢業生在就業時往往會尋找與其水平和能力要求相吻合的工作。曾有學者對于我國部分地區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了調查,該調查結果顯示,高校畢業生對于其就業期望薪資都要高于我國平均起薪。職業院校畢業生大多認為其動手能力受到重視,從而使整體預期薪資水平過高,其就是勞動經濟學中所提出的“過度選擇”理論。同時這份調查結果也顯示,48%的職業院校畢業生認為就業難是因為難以找到理想薪資的職業。同時因為職業院校畢業生這一群體本身因為思想上還不夠成熟,缺少社會工作實踐經歷,容易產生盲從與跟風情結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善等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理念和價值取向。

          由于我國目前存在著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東部與西部、沿海與內地以及城市與農村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經濟差距。正因為經濟發達地區經濟水平較高,能夠提供給職業院校畢業生更多就業機會和較好的福利待遇,所以職業院校畢業生擇業選擇中出現了沿海多、內地少、城市多、農村少、東部多、西部少的現象,出現了地區結構性失業的問題。據不完全調查廣東地區應屆生中除去未簽訂就業協議以及考上研究生之外的畢業生中,高達90%以上的畢業生選擇在廣東省內就業,集中于廣州、珠海以及深圳三個城市就業的畢業生人數就占總人數的85%左右,而在廣東省內其他城市就業的畢業生約為9%,在別的省份就業比例約為6%。與此同時,我國一些西部省份卻人才流失十分嚴重,大多數畢業生都選擇去東部城市就業。根據就業調查顯示,約為20%的畢業生明確表示不愿意去西部、邊遠地區以及基層工作,65%的畢業生表示存在一定的政策保護以及補償之下可以考慮去該地區工作。

          職業院校畢業生在其就業過程之中其問題也相當明顯,其自身不足與缺陷也在此過程中放大。首先,目前職業院校畢業生其就業觀念滯后,就業期望較高。大部分職業院校畢業生對地域、薪資、個人發展以及工作環境期望較高,希望能夠在安逸的享受中賺取更多的薪水,而不愿到艱苦的環境或者邊遠地區來磨練自身。其二,由于目前網絡的高度發達,使得大部分的職業院校畢業生開始了“宅”的生活,使得與人的溝通大大減少。部分職業院校畢業生對于面對面的交流顯得較為不習慣,口頭表達能力越來越差,人際交流中出現障礙。導致在求職過程當中無法完美的彰顯出自身優勢。其三,盲目追求熱門專業,市場需求與就業需求難以同步。當下學生填報志愿之時更多的考慮是否容易就業與當時的熱門專業,而等過了幾年之后未必是熱門專業或者由于人數變多導致就業變得更加困難。其四,缺乏對自身的規劃。許多學生在學習期間對自身認識較為模糊,對未來缺乏規劃,等到臨近就業之時才倉促求職,較為盲目的尋找工作,往往花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還未能找到自身喜歡以及與其專業合拍的工作。

          四、對策建議

          擴大就業歸根到底要靠經濟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快速發展,能夠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解決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在我國,GDP每增長1%就能帶動100萬到左右的人就業。因此,如果經濟發展水平低,則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會因需求不足而導致相對過剩。我國存在著勞動市場分割的情況,由于主次勞動力市場的巨大差異,大學生涌向主要勞動力市場就業無法避免,結構性失業愈發嚴重。面對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巨大挑戰,提出五點建議:一是消除不同地區間就業者流動障礙。勞動力市場建設的完善,逐步消除主次勞動力市場的分割,改革戶籍制度,消除城鄉之間、不同地區間的流動障礙,促使主次勞動力市場的正常流動,是解決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的有效對策。二是因地制宜,因需施策進行專業設置。要根據市場需求,統籌兼顧,逐步限制、減緩就業率低的專業發展,促使不同專業的相對均衡發展。同時完善勞動力市場信息和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及時公布不同學科、專業的招生、就業狀況,避免熱門專業一哄而上,減少因學科、專業職業學院設置而導致的結構性失業。三是經濟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有賴于擴大就業規模,既能提升社會的有效就業率,同時使大學生實現充分就業。就我國目前的經濟形勢來觀察,因為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形成了目前種種的就業問題,這些問題已經變成我國市場經濟現代化建設的過程里一個嚴峻問題,基于我國當下的現狀,為了緩解就業壓力,保持穩定的經濟發展,當下應當加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使我國經濟增長從高速發展改變為高質量發展,從而能夠促進充分就業。四是優化產業結構。我國應當加速改進產業結構合理化的進度,使之對我國經濟穩定發展帶來促進作用,使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企業的和諧發展和合理布局。令我國經濟增長的同時具備充足的科技底氣,擴大國際市場的競爭水平,又能夠使得經濟增量與經濟存量保持相適應的就業密度,擴大就業崗位增加有效就業的勞動力,從而能夠有效的帶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充分就業。著重解決于我國地域就業問題,重視發展第二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五是大力扶持自主創業。國家可以提供相關政策扶持與幫助職業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這不僅能夠使職業院校畢業生完成自我就業,還能夠給他人創造就業崗位,能夠有效的緩解我國目前的就業壓力。因為職業院校畢業生社會閱歷的不足以及工作經驗的缺乏等等原因使職業院校畢業生在選擇創業時猶猶豫豫,駐足不前。而此時若國家能夠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例如提供一些創業信息、創業培訓以及稅收減免等給職業院校畢業生一個較好的自主創業環境,從而擴大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規模,提升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


    版權所有:中國民主建國會黑龍江省委員會    地址:哈爾濱市香坊區中山路99號1210室    聯系電話:0451-85992042
    黑公網安備 23011002000534號  黑ICP備10008377號-1  網站建設:無限力創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
    <ruby id="6z72q"><table id="6z72q"><div id="6z72q"></div></table></ruby>

    1. <menu id="6z72q"><rp id="6z72q"><dd id="6z72q"></dd></rp></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