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6z72q"><table id="6z72q"><div id="6z72q"></div></table></ruby>

  1. <menu id="6z72q"><rp id="6z72q"><dd id="6z72q"></dd></rp></menu>

  2. 首頁 > 議政調研
    新時代民主黨派政治交接中的繼承與發展研究
    作者:常慶林        信息來源:本站        時間:2018-10-18        分享到:

                                                      哈爾濱市社會主義學院副教授     常慶林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支持民主黨派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要求更好履行職能?!?018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時強調:“今年是紀念“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各民主黨派要弘揚優良傳統,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努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提高到新水平?!卑凑罩袊厣鐣髁x參政黨建設要求履行職能、做好政治交接,事關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堅持完善和發展,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準確把握新時代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重要特征,明確新時代政治交接繼承和發展的主體,對搞好政治交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新時代民主黨派政治交接中繼承與發展的耦合關系

          我們探討民主黨派政治交接中繼承與發展這一問題的前提是要弄清什么是繼承?什么發展?1989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分羞@樣解釋:“繼承,泛指把前人的作風、文化、知識等接受過來?!倍鞍l展,泛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變化?!崩^承與發展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不能分割。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在不斷繼承和創新的過程中展開的,在繼承與創新的過程中實現的。惟有繼承才可能創新,惟有創新才可能發展,從而達到真正的繼承。繼承是發展指導下的繼承,發展是繼承基礎上的發展,兩者緊密聯系。繼承不是照搬,而是在前人的優秀作風、文化和知識的基礎上,加以改造提高;發展不是離開傳統另搞一套,而是新的高水準的繼承,兩者相互包含、相互促進。新時代的繼承和發展更多的體現了隨著時代、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但這種發展不是盲目的,不是虛無主義的,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在深刻認識歷史規律的基礎上,在掌握歷史主動性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發展。我國各民主黨派在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同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合作,努力探索救國救民之道,歷盡曲折艱辛,形成了民主黨派的優良傳統,這是民主黨派的巨大思想財富,這也是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中需繼承的關鍵,只有繼承這些財富,民主黨派在新時代才有了不斷發展的保障,多黨合作在新時代的發展才有了基礎。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是一個繼承與發展的雙向過程,繼承與發展二者關系密切,是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耦合關系。

          二、新時代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重大意義和時代特征

          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不是簡單的換屆工作和人事接替,而是一項政治任務,承載著歷史使命。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民主黨派換屆工作,著力加強對政治交接工作的領導和指導,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時代特征鮮明。政治交接需要傳承、延續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團結合作的優良傳統,保證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得到堅持發展和完善,并把各民主黨派老一輩人士優良傳統和高尚風范傳承下去,為此搞好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意義重大。

         (一)從歷史和現實雙重維度分析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重大意義

          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意義重大,可從現實和歷史的雙重維度來分析。一是從歷史維度分析。在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 民主黨派的優良傳統逐漸形成、并不斷完善, 成為體現社會主義民主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團結合作的優良傳統是各民主黨派的精神支柱,這種歷久彌新的優良傳統已經成為民主黨派建設和發展的力量源泉。只有搞好民主黨派政治交接,才能確保民主黨派的優良傳統薪火相傳。二是從現實維度分析,當下我國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具有新的使命,民主黨派的新使命和新任務同樣艱巨。2017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時強調:“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秉持共同理想、堅持共同奮斗,匯聚成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合力?!备愫妹裰鼽h派政治交接是民主黨派完成新時代新使命的前提和保證,它直接關系到“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民主黨派政治交接是堅持好、發展好、完整好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關鍵環節,是多黨合作事業根基永固的重要保障,關系到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的發展。搞好民主黨派政治交接,有利于夯實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發展的政治基礎、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

          (二)新時代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呈現出“雙重”時代特征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對民主黨派政治交接工作的領導和指導下,民主黨派政治交接呈現出兩種時代特征。一是方向性。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各民主黨派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正確選擇,這種選擇也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政治交接更加突出政治,民主黨派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的政治立場、鮮明的政治態度、嚴明的政治紀律不斷延續與發展。民主黨派從孕育、成立到發展所走過的道路,是同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和逐步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正確方向,這個正確方向源自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指引。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秉h的領導是全面的,自覺維護黨的領導是做好政治交接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根本遵循。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領導,才能確保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正確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是做好新時代政治交接工作的第一原則。各民主黨派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政治交接工作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前進的根本保證。二是自覺性。民主黨派在經歷了不同時期的發展,及多次換屆后,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已經成為了民主黨派的一種思想自覺,呈現出明顯的自覺性。這種自覺性體現在一方面是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的光榮傳統不斷弘揚;另一方面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親密友黨關系的薪火相傳。民主黨派深切的體會到,只有搞好政治交接,才能不斷提高民主黨派履行職責水平,只有搞好政治交接才能鞏固和加強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團結合作的重要基礎。民主黨派自覺的開展深化政治交接的學習教育實踐活動,將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融入政治交接的全過程,確保了民主黨派政治交接取得實效。

         三、新時代民主黨派政治交接中對優良傳統的繼承和弘揚

          繼承和弘揚民主黨派的優良傳統,是民主黨派搞好政治交接的必然要求。2018年9月1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在民建中央召開的紀念黃炎培先生誕辰14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紀念黃炎培先生誕辰140周年,緬懷他的生平事跡和歷史貢獻,追思他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的合作初心和優良傳統,學習他為國為民的高尚情操和始終不渝的奮斗精神?!泵裰鼽h派的優良傳統是各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合作的歷史實踐中取得的成功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科學總結,是我國新型政黨制度賴以健康發展的堅實基礎,是民主黨派政治交接中必須繼承的重要內容。

          (一)繼承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致力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愛國主義是民主黨派與生俱來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一是愛國主義是支撐民主黨派在不同歷史時期與中國共產黨患難與共、風雨同舟的思想基礎和政治基礎。它也是民主黨派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無論是在民族危亡之際,同中國共產黨一起,共同堅持抗戰;還是在反對國民黨內戰獨裁政策,共同為中國的和平民主而斗爭,推動民主黨派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就是愛國主義。二是愛國主義使民主黨派自覺肩負著統一祖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愛國主義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這種一致性決定了人民具有共同的理想目標和共同的價值觀基礎。民主黨派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作為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親密合作的友黨,理應肩負起統一祖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再次,繼承愛國主義優良傳統要加強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當代世界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中國亦是如此,祖國同社會主義是共同體, 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及全國各族人民亦是命運共同體。民主黨派繼承愛國主義優良傳統要不斷加強民主黨派成員的愛國主義教育,自覺維護來之不易的團結穩定的政治環境。前提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合作的重要的政治準則。

          (二)繼承求真務實的優良傳統,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求真務實體現為追求真理,崇尚實踐。一是民主黨派繼承求真務實優良傳統要把民主黨派成員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相結合。我國經過了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完成這一戰略任務,是包括各民主黨派在內的各族各界人士的歷史責任。民主黨派成員要清醒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意義、重大進展,凝神聚氣,通過個人價值的實現來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中國共產黨堅持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經過長期努力,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不斷發展,為中國人民描繪了全面實現小康的宏偉藍圖。當前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民主黨派成員要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 崇尚真理、求取實績, 踏踏實實地做工作,不斷為國為民無私奉獻。二是民主黨派繼承求真務實優良傳統要不斷履行參政黨職能。一方面民主黨派要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勇于提出和堅持正確的意見,做共產黨的諍友。為執政黨提供真實可靠的決策依據,盡量避免決策失誤,鞏固發展民主團結、安定團結、安定祥和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民主黨派成員要立足本職工作,發揮自身優勢,圍繞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來調研,提出真知灼見,真正做到參政為民。三是民主黨派繼承求真務實優良傳統要要增強政治和社會活動能力。民主黨派成員要做好自身角色的換位,了解民情民意、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協調關系,提高組織領導水平,增強凝聚力和吸引力,為促進改革發展穩定服務。

          (三)繼承團結合作的優良傳統,致力于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我國新型政黨制度

    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團結合作中,形成了我國新型的政黨制度。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時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币皇抢^承團結合作的優良傳統是新時代民主黨派成員結構變化的內在需要。從我國各民主黨派成員構成分析,改革開放以后加入民主黨派的成員占成員總是的95%以上。特別是經過幾次換屆后,新一代代表人物已經成為民主黨派領導班子的主體,他們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呈現出多樣性特征。但由于時代和經歷不同,他們大都沒有新舊社會對比的親身感受,政治鍛煉不足,缺乏老一代民主黨派成員在艱難歲月與中國共產黨患難與共、風雨同舟的經歷。新一代的民主黨派成員需要不斷加強政治認同,特別是繼承團結合作的優良傳統,以適應我國多黨合作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需要。二是通過繼承團結合作的優良傳統,促使一批專家型的領導盡快向政治型的領導轉變。民主黨派的發展歷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經歷了艱辛曲折和各種考驗。民主黨派之所以能夠適應歷史發展的規律不斷前進,與其優良傳統的繼承是分不開的。民主黨派新一代代表人物從一個學者向一個政黨領袖的轉變,需要通過自我學習和修養,和實踐鍛煉,但關鍵在于將民主黨派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繼承下來,將老一輩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的高尚風范繼承下來。民主黨派政治交接只有繼承好民主黨派的優良傳統才能保證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堅持好、發展好和完善好。

         四、新時代民主黨派政治交接中對政治使命的履行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呈現新特點,賦予新使命,開啟新征程。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是各民主黨派遵循政黨自身建設的客觀規律,傳承自身政治理念和優良傳統,增強參政黨生命力,實現參政黨價值的強基固本之舉。新時代賦予了多黨合作事業新的內容、新的發展空間和新的任務,民主黨派要承擔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要不斷發展和堅定政治使命。

         (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新時代民主黨派政治交接中對政治使命履行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堅定不移的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一是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具有政治性和政策性強的特點,政治交接的順利完成,政治使命的履行和發展需要科學的理論作為指導。理論具有定向、導向的作用,離開理論指導,政治交接就無從談起。沒有理論,思想認識就無法達到理性認識的層次和高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歷史性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創新發展了統一戰線理論和參政黨理論,賦予了民主黨派新的時代使命。進入新時代,我們所處的歷史方位、面臨的內外形勢、肩負的使命任務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越是變化大、任務重,越是需要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不斷增進民主黨派的思想共識、加強合作共事。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做好民主黨派政治交接進一步明確了方向。民主黨派政治交接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確保民主黨派成員理解和落實好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這個根本問題,更加自覺地堅定“四個自信”,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者、維護者、捍衛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新時代的總體目標,為民主黨派擘畫了美好藍圖,民主黨派要牢牢把握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安排,找準著力點和切入點,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獻計出力。

          (二)堅持將參政黨自身建設寓于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全過程

          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成員的整體綜合素質是一個政黨要承擔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政治使命和社會職責過程中所必須完成的。加強自身建設是一切政黨存在和發展的永恒命題,又是需要不斷充實時代內容的重要課題。一是民主黨派政治交接需要對參政黨建設加以延續。參政黨建設是全方位的,涵蓋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等,是集多種建設于一體的系統工程。思想建設是基礎,組織建設是保證,制度建設是根本。參政黨思想理論建設是政治交接的重中之重,因為思想理論建設是事關參政黨生存發展的重大問題。歷史經驗證明,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離開理論思考。同樣,一個政黨要永葆生機和活力,體現存在的價值也不能沒有理性思維??梢?理論建設是一個政黨的生存之本,興旺之基,進步之源。因此民主黨派要圍繞政治交接這個主題,把政治交接的原則、方針和要求融會貫通于參政黨建設理論之中。二是用政治建設統領民主黨派自身建設。政治建設是一個政黨的建設的根本,關系到黨的性質和宗旨。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參政黨建設,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就強調:要支持民主黨派加強思想、組織、制度特別是領導班子建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決自身問題能力。民主黨派自身建設是全面的,但管總的、根本的是政治建設。用政治建設統領民主黨派自身建設,最重要的就是要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維護中共中央權威,維護習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努力做到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因此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參政黨的存在和發展,其生機活力的煥發,其參政黨職能的充分發展,其地位的鞏固和優勢的發揮,關鍵就在于自身建設的加強和政治交接的順利實現。

          (三)堅持把民主黨派履行職能與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相結合

          新時代的民主黨派是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一是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要強化職能,圍繞中共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大局中進行交接。2015年頒布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明確指出:“民主黨派的職能是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本o密結合履行參政黨職能,有利于的提升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實效性。民主黨派在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合作中,形成了自己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要在圍繞中共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大局中進行交接,在積極研究實際問題,發揮聰明才智,理清工作思路,增強工作亮點,不斷拓寬工作的深度和廣度上進行傳承,做到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讓政治交接在具體工作中得到體現,在服務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發揚光大。

          二是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要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切實肩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責任和擔當。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的講話中指出:“虛心公聽,言無逆遜,唯是之從?!边@是執政黨應有的胸襟?!胺沧h國事,惟論是非,不徇好惡?!边@是參政黨應有的擔當。[]參政黨一個重要職責是讓執政黨聽到各方面聲音,特別是批評的意見。民主黨派要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切實肩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責任,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參政議政,講真話、建諍言、獻良策;要按照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和中國共產黨互相監督,在民主監督中更好地發揮作用;要服務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廣泛力量支撐。


    版權所有:中國民主建國會黑龍江省委員會    地址:哈爾濱市香坊區中山路99號1210室    聯系電話:0451-85992042
    黑公網安備 23011002000534號  黑ICP備10008377號-1  網站建設:無限力創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
    <ruby id="6z72q"><table id="6z72q"><div id="6z72q"></div></table></ruby>

    1. <menu id="6z72q"><rp id="6z72q"><dd id="6z72q"></dd></rp></menu>